首页

艾彩原创视频调料

时间:2025-05-30 03:17:38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56789

  中新社海南文昌11月16日电 题:“天舟”伴月赴“天宫” 神十九乘组迎接新“快递”

  作者 周昕 马帅莎

  11月15日,农历十月十五,明月高悬于天际,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这一晚奔赴太空,与“天宫”相会。

  当车子行驶在海南文昌的航天大道上,记者看到,窗外的火箭模型引来不少人上前拍照。在文昌,这样的情景并不罕见。每到火箭发射的日子,文昌这座宁静的滨海小城就变得热闹起来。

  一座航天发射场,改变了一座城。近年来,随着文昌航天发射场承担越来越多重大发射任务,这座滨海小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追火箭的人”,文昌逐渐以“航天旅游”出圈。

  2016年,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启用,就见证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时刻。如今,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又一次从这里升空,护送“天舟”远赴“天宫”。

  晚上8点多,当记者抵达发射场时,53.1米高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正矗立在发射塔架中。随着发射时间临近,火箭底部开始有蒸汽缓缓升起,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低温液体燃料挥发产生的雾气。

  发射场内,技术人员身着工作服,忙碌地穿梭在各个岗位,进行最后的检查和准备工作。距离发射塔架约3公里的看台上,航天工作者、媒体记者将目光紧紧锁定在发射塔架上。

  随着倒计时开始,现场气氛愈发紧张。“5、4、3……”技术人员的声音清晰,通过扩音器在发射场上空回荡。

  “点火!”23时13分,随着零号指挥员一声令下,火箭底部喷发出耀眼的火焰,巨大的轰鸣声激荡在发射场上空。刹那间,光芒万丈,如同白昼,火箭在烈焰和烟雾中缓缓升起,逐渐加速,直冲云霄,在夜空中划出一道炽热而耀眼的轨迹。

11月15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在测控大厅内,天舟八号八院试验队队长丁同才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曲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快交设置正常”!随着天舟八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原本紧绷的气氛瞬间被热烈的掌声打破。

  “从护送天舟二号,到今天天舟八号踏上征程,尽管已经参与并见证了多次这样的重要瞬间,但成功带来的纯粹简单的快乐始终令人向往和满足。”八院试验队副队长曹俊生说。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发射任务的收官之战。作为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的货运飞船,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满载着“包裹”,奔赴“天宫”。除了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的必需品和科学实验载荷等,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还为航天员送去了春节、中秋、端午等节日礼包,以及个性化的生日礼物。

  飞船升空时,神舟十九号航天员正在中国空间站通过屏幕观摩发射,耐心等待“签收”新的“太空快递”。进驻“太空家园”半个月,3名航天员已经适应失重和“太空出差”的工作生活节奏。11月以来,他们先后送别神舟十八号乘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如今将在轨迎来空间站“新成员”。

  夜空中,天舟八号货运飞船随着火箭渐渐远去。无论是“神舟”还是“天舟”,每一场朝着宇宙星辰的奔赴,都是人类对浩瀚宇宙永无止境的探索。(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金价再飙!有望突破3000美元 港股黄金股集体上扬

3月14日下午,历经10余个小时浇筑作业,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海太长江隧道工程首块底板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该工程施工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同时也拉开了主体结构施工的序幕。此次浇筑的首块底板位于明挖暗埋段,共计浇筑混凝土1000余立方米,总浇筑面积达710平方米。

坚决斩断虚拟货币洗钱产业链

在智能制造方面,六院研制团队以柔性敏捷的单元化制造体系和高效融通的数字化管控体系为基础,以重复使用发动机关键技术指标要求为牵引,策划实施了69项工艺攻关与改进研究项目,突破了复杂结构组合件增材制造一体成型、多型产品高效自动焊接等关键技术,建立了重复使用发动机生产制造核心技术体系,大幅提高发动机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稳定性、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湖北大悟县上百村民被冒名注册个体工商户,当地政府:全面核查

农大师生先后深入了解石羊河实验站的各类节水技术实验与新型农业灌溉耕作方式、甘肃省武威市的水利工程建设与防沙治沙措施,以及当地农户的种植养殖与全产业链供应等经验。

根本玩儿不完!看广西人“三月三”假期第一天有多热闹

庄以仁的博士研究方向是文化遗产领域的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即运用摄影测量和3D成像等技术将古文物和遗迹数字化。未能留存资料的遗憾催生了他用虚拟技术重构旧居所的想法。

有亮点、有智慧、有温度 多领域蓄势聚能高质量发展“成色”足

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1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英澳拟扩大升级军事合作提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